当前位置: 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静安区2020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关于印发《静安区2020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发表于:2020-05-25 关注 

关于印发《静安区2020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区管重点企业:

《静安区2020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

 

      

                                                                                                                                      上海市静安区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海市静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20年5月22日

 

 

静安区2020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节能降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的定位要求,努力“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现将2020年静安区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工作目标

       2020年静安区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均同比下降1.0%,能耗总量同比增幅控制在2.5%以内。


       二、重点工作安排

       (一)落实制度保障,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根据市政府节能降碳考核办法,研究制定2020年静安区节能考核办法。将节能目标任务纳入全区各部门年度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对完不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部门严格落实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目标任务实施情况的跟踪督查与日常考核,强化工作推进与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职能,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指标,确保考核评价体系得到严格执行。加强对区级机关和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机构的能耗目标控制和节能工作指导。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进一步落实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节能降碳与引进高新企业、淘汰劣势企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

       发挥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战略性新兴企业等高附加值、高资源利用率、低能耗的企业入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三)推进建筑节能,发挥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作用

       严格执行国家和上海市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推进新建建筑创建绿色建筑。加强建筑项目备案管理,确保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合格率达标。积极推进全装修住房、装配式住宅建设。

       依托区级节能扶持政策,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开展能源审计,并督促相关单位实施节能改造。充分发挥区级机关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的示范效应,继续扩大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范围,推进企业和楼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

       持续推进区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建筑能耗监测和分析水平。探索发布纳入区级平台各类公共建筑的用能状况和能耗定额标准,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行业能效对标达标、能效公示、能耗监管和评价考核,指导、督促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加强用能管理。

       (四)强化节能监管,夯实基础工作

       强化重点用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目标管理,及时公布2020年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督促相关企业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继续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重点楼宇的日常监管和走访调研,提出节能整改建议,增强用能单位的节能意识和能力。

       积极宣传、贯彻和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能耗限额标准、合理用能指南。加强对市场用能产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的检查以及对重点用能单位重点能源计量器具的监管。配合市节能监察机构做好节能执法监督检查。

       加强能源统计、监测和全区能耗运行分析,定期公布能耗统计数据,充分发挥能源统计的监测、预警、预测作用,为全区节能减排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

       (五)控制能耗增量,促进清洁生产

       加强新建项目能耗准入管理。依法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优化项目节能审查闭环管理,严格进行节能审查验收,加强能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

       把好环保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到排污增量为零。在审批生产性项目时,对建设单位提出清洁生产要求;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并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确保企业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新能源应用项目。鼓励企业、公共机构和个人开展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机关和相关公共机构在公务、执法执勤和环卫等领域,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

       (六)改善城区环境,推进绿色生态建设

       落实空气质量治理措施,争取做到重污染天气有所减少,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降尘、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同比有所下降。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和执法,加强对汽车修理单位的检查,加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规范建设行业管理,全面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运输扬尘控制,切实降低区域降尘和道路降尘。

       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积极争创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加强环卫设施改造,提高“湿垃圾”处理能力,推进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围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大力推进各类绿地建设,努力增加景观绿化、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等城区碳汇储备项目。

       (七)加强能力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发挥机关和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厉行节约、从我做起”为主题,围绕“五个一”开展自查、自律节约实践活动。

       加大节能培训力度。区各职能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用能情况,分类别、分层次地对物业公司、高耗能设备使用单位开展用能管理培训,对商业商务楼宇、星级旅游饭店开展能源调查专题培训,组织节能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新的节能技术,借鉴成功经验。

       强化节能宣传。组织开展科普讲坛、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节能技术推介展览会等丰富多彩的节能宣传和节能体验活动,广泛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大力宣传节能低碳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的氛围。加强节能减排报道力度,宣传先进经验,曝光反面案例,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