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管理办法   浦东新区科普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浦东新区科普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发表于:2018-07-02 关注 

  浦东新区科普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促进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发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夯实浦东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社会基础,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国科发政〔2017〕136号)和《上海市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沪府办发〔2016〕64号),结合《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浦东新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构建激发创意、宣传创新、服务创业的科普工作体系为支撑,以重大项目、品牌活动和原创内容为抓手,着力提升浦东科普工作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打造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助力浦东加快向具有标志性的全球城市核心区迈进。

  (二)行动目标

  对标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全面增强科普服务能力,持续完善科普工作体系,加速提升科普工作影响力和惠民度,努力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全国科普发展先行区。

  到2020年,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更加融合,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科普基地布局更加合理,科普体制机制更加优化,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创新、服务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科学、理性、求实、创新的价值导向。

  具体指标为:以能力为导向的公众科学素质达标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打造1-2个国际知名的科普品牌活动,提升浦东科普的国际影响力。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设施数量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达到60家,科普设施利用率明显提高。科普投入稳定增加,基本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人均(户籍人口)财政科普经费达到15元。

 

  二、重点任务

  未来三年浦东科普工作将着力开展三大方面27项重点任务,确保全区科普发展继续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形成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知名度和示范效应。

  (一)聚焦目标人群,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坚持职前、职中和职后人群全覆盖,注重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有机统一,着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生活能力、科学劳动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1、提升职前人群创新实践能力

  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准则,注重公平普惠,完善全覆盖、长效化的青少年科普工作体系,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浦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奠定坚实的后备人力资源基础。

  (1)培育青少年科普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浦东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浦东青少年科技节,浦东小院士评选,科普小脚丫进基地、进社区,墨子沙龙、诗词科普大赛等活动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积极参与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青少年博览会等活动,促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2)拓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场所。鼓励中小学校建设“未来教室”和“创智空间”,推进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建设和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选优培育工作。促进中小学校与社区创新屋、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资源紧密结合,拓展学生校外实践空间和活动平台,引导更多青少年学生走进科技企业、科技园区,感受和体验创新。

  (3)加强青少年科普内容创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少科站等机构,开发科普课件、科普读物、益智游戏、动漫等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科普内容产品,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引导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分工:由区教育局、团委、科经委、科协牵头,区委宣传部、财政局、环保局、卫计委、知识产权局、妇联等单位参加)

  2、提升职中人群创新创业能力

  对接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企业技术职工、科技工作者、白领、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人群,推动科普进企业、进院所、进楼宇、进村居、进机关。建立健全终身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科普活动,提高在职人群在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推动科普进企业,提升企业技术工人的创新创业技能。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科普工作。以张江科学城等科技园区为重点,充分发挥园区工会和科协、企业科协的作用,积极开展职工创新节、浦东劳动和技能竞赛、上海工匠和浦东工匠评选、巾帼建功、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等活动,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面向建筑工人等外来务工人员,推动科普进工地,为建筑工人等提供科普技能培训、文化休闲等惠民服务。积极参与“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上海市技术能手”评选,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5)推动科普进院所,引导科研人员弘扬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以学风建设、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科研创新方法培训为重点,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遵守崇尚科学、严谨治学、勇于创新、追求真理、发扬民主、诚信公正的科学道德规范,在科学探索中修身正己、自我约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科技工作者中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6)推动科普进楼宇,提升白领人群的综合职业素质。以陆家嘴等白领人群集聚的城市CBD区域和办公楼宇为重点,推动科普进楼宇。通过电子屏、微信等多种形式,重点普及金融理财、企业管理、营销策略、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都市白领的创业技能和就业素质。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创业家以及从事创业辅导和策划的专业人士,开展创业技能培训。

  (7)推动科普进村居,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观摩学习、项目扶持等手段,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形成“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农技推广模式,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重点开展农民科技节,面向农村妇女开设“智慧课堂”。充分利用为农服务热线等信息平台扩大科普内容推送,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8)推动科普进机关,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创新治理能力。加大机关和事业单位科普宣传,通过宣传画、展板、“浦东发布”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向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精准推送科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要节点活动安排以及浦东新区取得的最新前沿科技成果等。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中增加科技创新类课程,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院士讲坛等高端科普活动,加强现代前沿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及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强化组织、人事、宣传、科技、教育、党校等部门的联合联动,逐步建立形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高的长效机制,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创新服务意识、科学决策和管理能力。

  (分工:由区委组织部、科经委、人社局、农委、总工会牵头,区府办、区委宣传部、建交委、财政局、知识产权局、妇联、科协等单位参加)

  3、提升职后人群科学生活能力

  以实施民生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为抓手,以推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为宗旨,以老年人和社区居民为重点,聚焦自然生态、公共安全、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内容,着力提升市民应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促进全社会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9)实施健康安全生活助力行动。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大学、社区开放大学、市民学校、老年大学等社区教育机构在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服务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深入开展和实施公益科教进社区、公共安全科普宣传、身心健康咨询等活动和民生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强化对社区居民的科普内容推送和服务覆盖。

  (10)实施智慧便捷生活助力行动。完善社区科技数字院线、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拓展和发挥科普功能。加强民生科技示范工程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让更多现代科技成果惠及社区居民。推广政府“一门式”服务,推行“指尖上的老年教育”,鼓励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知识,提升生活便捷度。

  (分工:由区委宣传部、科经委、科协牵头,区财政局、教育局、知识产权局、卫计委、总工会、妇联等单位参加)

  (二)面向创新驱动,浓郁创新创业氛围

  围绕创新链开展科学普及,着力激发公众创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1、植入创新基因,激发公众创意

  培育多样化的创意教育及实践平台,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意科普活动,推动创意基因与城市文化结合,浓郁全社会的创意文化氛围。

  (11)培育多样化的创意教育及实践平台。依托科普教育机构及众创空间,开发各具特色的益智游戏、动漫等创意教育及科普培训内容产品,发挥社区创新屋、劳模工作室、青少年科学研究院等实践平台的功能,培养和聚集各类创意人才。

  (12)策划开展创意类科普活动。面向企业职工、白领、青少年学生等人群,策划开展创意创新大赛、头脑风暴、文化沙龙、创意分享会、公众科技嘉年华等科普活动,推动科普与文化、艺术、产业等的融合,激发公众创意火花,浓郁创意氛围。

  (分工:由区科经委、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政府办、教育局、知识产权局、科协、总工会、团委等单位参加)

  2、加强科学传播,推动万众创新

  拓展科技传播渠道,加强对创新主体、创新过程、创新成就的宣传,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促进公众对科技创新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13)加强科技创新重大成就宣传。对接浦东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挖掘创新典型,宣传重大成果,及时向公众普及最新科学发现和实用技术产品,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市民,引导形成良好的创新导向,集聚创新正能量。

  (14)推动“互联网+科普”深度融合。加大微博、微信、APP等新兴媒体平台的科普宣传,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个性化科普需求。完善“浦东科普网”,构建集内容推送、展示宣传、在线讨论、工作服务为一体的“浦东科普服务管理”综合平台。创办《浦东科普发布》微信公众号,为社会公众提供即时、集中、权威的科普信息发布平台。

  (15)巩固大众传媒科普渠道。引导电(视)台、报纸、期刊、杂志等传统主流媒体增加公益类科技、科普节目的策划和宣传,确保各类专业媒体有一定的栏目、时段用于科普宣传。支持专业媒体加大科学家科学精神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畅通渠道,鼓励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人员积极参与科普报道的选题策划,及时就相关热点科技话题在媒体发表科普作品。

  (分工:由区委宣传部、科经委牵头,区府办、财政局、教育局、知识产权局、科协、总工会、团委等单位参加)

  3、汇聚科普资源,助推大众创业

  以服务大众创业为导向,通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促进全社会良好创业氛围的形成,提升社会公众的创业素质和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围绕科普相关领域开展创业实践,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大众喜爱、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市场化科普组织和创业企业,逐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机制。

  (16)推动科普进众创空间。鼓励科普机构与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密切合作,开展有特色、以创客群体兴趣爱好为导向的学科学、用科学活动。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建设科普产业孵化基地,孵化科普企业,培育科普产业。

  (17)壮大社会化科普主体。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引入社会资本,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以科普内容的创制、传播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市场化专业机构,催生具有科普功能的新业态。

  (分工:由区科经委、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府办、教育局、知识产权局、财政局、科协、总工会、团委等单位参加)

  (三)立足高质量发展,提高科普工作效果

  围绕科普设施建设、科普活动举办、科普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能力建设、加速提升工作效能,推动浦东科普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1、增强科普设施服务辐射力

  推动社会力量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充实基层科普设施,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提高科普基本服务能力和水平。

  (18)发挥大科学设施科普功能。加强与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等国家和市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平台的协同联动,依托大科学装置,走进去与请出来相结合,开展具有浦东特色的科普工作。探索建立“张江科学城科普讲师团”,及时向社会公众宣讲科学城建设的重大进展和成就。

  (19)提升科普教育基地内涵。探索建设科学传播基地,命名一批区级科普教育基地,新建若干市级科普教育基地,配合推进上海天文馆建设。加快推进数字科普场馆建设,建成3D科普场馆和网上科普馆,持续开展科普基地参观“一卡通”活动,深入推进“一馆一品”建设,培育打造2-3家国际知名的科普场馆。

  (20)扩大公共场所科普阵地。推动科普进地铁站,打造若干科普车站。依托品牌科普展项、最新科技产品及科研成果等,在商场开展科技产品体验、科学秀表演或动手实践体验活动等公益科普活动,推动科普进商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利用公共场所的商业电子屏、企业广告牌等各类社会化载体,扩大公益性科普内容推送,拓展科普工作影响面。

  (分工:由区委宣传部、科经委、建交委牵头,区府办、财政局、教育局、环保局、知识产权局、科协、总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参加)

  2、增强科普活动品牌影响力

  推动大型综合性活动、不同层次专题性活动协调发展,形成以国家、市级、区级大型科普活动为主体,以各系统、各街镇专题活动为补充,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科普活动新格局。

  (21)培育国际化品牌活动。着力促进科普微电影大赛、科学艺术展演、浦东院士科普讲坛等科普活动的品牌化设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推动,不断提高策划水准,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活动效果和品牌影响力,扩大示范效应。

  (22)办好全区性重大活动。聚焦展示浦东科创成就,集成社会资源,持续办好浦东科技节、科普日等全区性重大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度和获得感。优化“科普+科创+商业+产业”的科普模式,将浦东科技节打造成为创新成果的发布会、科技产品的展示厅、科技工作者的节日。

  (23)丰富特色化专题活动。持续举办社区创新屋创意制作大赛、科普讲解大赛、浦东市民科普行、科普集市、城建科技节等专题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聚焦节能、低碳、健康、环保、信息化等公众关注的热点,举办多样化特色活动,扩大市民参与面。

  (分工:由区科经委、科协牵头,区科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参加)

  3、增强科普人才队伍集聚力

  完善多渠道培育、专兼职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科普人才培训体系和培养模式,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

  (24)汇聚专兼职科普工作者。依托大学、科研机构、科普场馆、科技社团等,集聚科普专业人才。引导青少年学生等积极参与科普培训活动,充实科普后备人才队伍。鼓励教师、科研人员、传媒从业者等参加科普工作,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面向青少年、企业技术职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构建科普专家库,提高科普服务的精准性。

  (25)广泛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工作。面向科普创作、科技传播、科普活动策划、科普管理、中小学科学教师等专兼职人才,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方式,全面提升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分工:由区委组织部、人社局、科经委、科协牵头,区委宣传部、区府办、财政局、建交委、教育局、环保局、知识产权局、卫计委、总工会、团委等单位参加)

  4、增强科普资源配置力

  立足浦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对接全球城市建设,创新国内外科普交流机制,建设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着力提升浦东利用和配置国内外科普资源的能力。

  (26)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扩大科普对外开放。实施科普“走出去”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普合作,共同开展各种主题的国际科普交流活动,鼓励相关机构、人员赴国外讲学、办展、开展科普活动。大胆引进国外优质科普资源,积极融入和承担全市举办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展览、展示。

  (27)以长三角为重点,深化国内科普合作。以长三角区域为重点,加强与江苏、浙江、北京以及兄弟区域的合作交流,共享科普资源,探索联合开展跨区域、跨省市的科普展览展示活动,提升浦东科普工作对全国科普的服务辐射力。

  (分工:由区科经委、科协牵头,区委宣传部、组织部、区府办、区财政局、教育局、知识产权局、环保局、卫计委、建交委、总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参加)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顶层设计。从科创中心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设计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优化协同机制。进一步强化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加强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健全区、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形成各部门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全区科普工作开展的格局。加强市区联动,建立市区重大科普项目配套投入制度、市区科普资源共享制度,促进国家、市级科普资源融入浦东科普格局。

  (分工:由区府办、科经委、科协牵头,区科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参加)

  (二)加强经费保障

  保障财政投入。区、镇(街道)政府将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浦东科技节、科普日等重大科普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经费保障。规范科普经费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拓展资金来源。积极争取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拓展社会科普投入渠道,鼓励企业、跨国公司、个人及国内外社会团体设立科普公益性基金。

  (分工:由区财政局、科经委牵头,区科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参加)

  (三)加强政策服务

  加大科普政策梳理和宣传服务。落实科普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提高政策服务水平。整合科普相关政策,定期编制《浦东新区科普政策汇编》,力争做到统一发布、扩大宣传、精准对接,针对基地、街镇、企业等开展政策咨询服务,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执行率。

  加强科普统计分析、科普理论和实证研究,规范科普档案管理,提高科普工作及科普服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分工:由区科经委牵头,区科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参加)

  (四)加强评估激励

  加强绩效评估。定期开展公众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教育指数调查、社区创新屋和科普教育基地年度考核工作。完善科普项目、民生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和重点科普活动的绩效评估机制。

  加强奖励激励。加强优秀科普作品和对科普事业有突出贡献的集体、个人等的表彰和奖励。积极推荐优秀科普项目、科普人才申报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大众科学奖等国家和上海相关表彰奖励。

  (分工:由区科经委、教育局、科协牵头,区科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参加)